老年人对能量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但对大多数营养素的需求并没有减少,对某些重要营养素(如蛋白质和钙)的需求反而是增加的。然而老年人的味觉、嗅觉、视觉功能下降往往导致缺乏食欲,其口味和食物选择随年龄增加逐渐固化,造成食物品种单一的问题,同时老年人摄取、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降低,使老年人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肌肉衰减、贫血、骨质疏松、体重异常等问题,也极大的增加了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有关老年营养的话题:
一、食物品种丰富,不断丰富老年人餐食
1.主食品种多样化:除常吃的米饭、馒头、花卷等主食外,还可以选小米、玉米、荞麦、燕麦等各种杂粮谷物。此外土豆、红薯也可以做为主食或搭配主食食用。
2.努力做到餐餐有蔬菜:不同蔬菜搭配食用,可以丰富口味,提升食欲,还能摄入不同的营养成分。
3.尽可能选择不同种类的水果:水果中某些维生素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与新鲜蔬菜不同,而且含有的果糖、果酸、果胶等物质比蔬菜丰富,有改善便秘等作用,所以,不应用蔬菜替代水果。
4.动物性食物换着吃:水产品、畜禽肉、蛋、奶类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经常换品种食用。
5.吃不同种类的奶类和豆类食物:老年人还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奶制品,如奶酪等;
二、合理营养是延缓老年人肌肉衰减的主要途径
良好的营养状况对延缓老年人肌肉衰减、肌少症具有关键作用:保证老年人获得足够的优质蛋白质,鱼虾、禽肉、猪牛羊肉、奶类等动物性食物,都含有消化率高的优质蛋白以及多种微量营养素,对促进老年人肌肉合成、预防肌肉衰减很有益处。摄入足量的蛋白质1.0~1.5g/(kg·d)有利于延缓老年人的肌肉衰减,但需要注意的是应将动物性食物分配在每日三餐中,不宜集中在一餐或某一时间段摄入大量蛋白质。
三、努力增进食欲,享受食物美味:
因身体功能衰退及罹患慢性病等因素,老年人容易出现食欲减退,表现在餐次、食量减少,食物品种单一,这些情况易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通过采取不同烹饪方式,丰富食物色泽、风味及鼓励老年人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度增加身体活动量等方法,让老年人更多地体验不同种类的美好滋味,心情愉悦地享受晚年生活。
四、主动参加身体活动,积极进行户外运动
阳光下的户外活动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合成,延缓骨质疏松和肌肉衰减的发展,老年人不应过度的苛求减重,应维持体重在一个稳定水平。体重过低或过高都对老年人的健康不利。鼓励通过营养医师的个体化营养状况评价和指导来判断体重的过低还是过高,并制定营养干预措施。
五、及时测评营养状况,实施针对性的个体化膳食营养改善
记录自己的饮食情况,尽可能达到膳食指南中每天12种,每周25种食物的推荐。对于患有慢性病,身体功能变差的老年人来说有着特殊的营养需求,应该接受医学营养专业人员的营养风险评估、评定,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科学精细调控饮食,选择营养食品,精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