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世界母乳喂养周】母乳喂养促进

健康教育先行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8-02    点击数:895

2022年8月1—7日是第31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母乳喂养促进?健康教育先行”。旨在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开展母乳喂养宣传教育,突出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对促进母乳喂养的重要作用。




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及行动,《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2021-2025年)》,推广儿童营养与运动健康知识,2022年8月2日,北京市举办以“知营养 会运动 促发展”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并发布《北京市婴幼儿喂养与运动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多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儿童健康工作,致力于母乳喂养与儿童营养喂养促进,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服务理念,多措并举促进儿童健康。

图片

一是坚持母乳喂养,爱婴服务不断升级。北京市不断健全爱婴服务网络,大力推进母乳喂养技术提升,建立爱婴医院复核长效机制,创新儿童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爱婴服务。建设爱婴医院110余家,爱婴社区320余家,形成爱婴服务“在医院、下社区、进家庭”连续管理和综合促进模式。2021年,在巩固爱婴医院和爱婴社区建设成果基础上,开展母婴友好医院建设,确定母婴友好医院5家,将爱婴爱母理念持续深化。2021年全市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为92.23%,纯母乳喂养率为73.50%。

二是坚持健康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不断拓展。坚持以儿童为中心,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提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制定工作指南、技术规范,明确服务标准与工作要求,实现16区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中心全覆盖。重点加强儿童口腔、眼及视力、心理等保健服务管理,搭建转诊网络,优化转诊流程。2021年,以“良好的健康、充足的营养、回应性照护、早期学习机会、安全保障”五项内容为重点,开展儿童早期发展优质服务基地和儿童健康友好社区建设,推动全市儿早服务创新模式、丰富内容、提高水平,并向社区延伸。北京市现已建成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3家,北京市儿童早期发展优质服务基地7家,儿童健康友好社区9家,推动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提质扩面。

三是坚持聚焦重点,喂养服务不断细化。以孕期营养门诊为支撑,开展孕妇营养评价、膳食运动指导等,控制孕期体重异常增加,减少巨大儿发生。以儿童保健服务为依托,强化辅食添加、合理膳食、营养喂养等健康指导,开展肥胖儿童重点监测与个性化干预。以健康宣传教育为手段,发布《婴幼儿健康素养核心知识八知八会》《北京市0-6岁儿童肥胖预防核心知识十条》《北京市婴幼儿喂养与运动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等系列儿童健康核心信息,广泛开展知识传播,营造关心关注儿童营养运动的良好社会氛围。


?


北京市婴幼儿喂养与运动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婴幼儿喂养主要包括儿童从出生到3岁期间的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关键营养素补充、平衡膳食和饮食行为培养。这一时期科学喂养有利于促进儿童健康,为其一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婴幼儿身体活动对于儿童生长发育及早期认知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体格生长和器官系统发育、提高环境适应性、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能力发展。通过健康教育,向养育人和社会公众传播婴幼儿科学喂养和身体活动的知识与技能,是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

01  婴幼儿“吃动并重”,促进身心健康


吃动并重是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的关键。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特点和需要,合理膳食、满足每日能量和营养素需要,可有效支持儿童身体活动,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发育。适度适量身体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儿童食欲,促进儿童体格发展和体能储备,还能很好地促进婴幼儿早期认知发展。婴幼儿合理膳食和积极身体活动,与其骨骼生长、心肺发育、动作和认知能力发展,以及社会心理健康等均密切相关,并持续影响成年后乃至一生的健康。


02  0-6月婴儿纯母乳喂养,满足身体营养需要


母乳是婴儿出生后最佳的营养来源,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免疫活性物质和水分,能够满足健康婴儿出生后最初6个月内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6个月内的健康婴儿提倡纯母乳喂养,不需要添加水和其他食物,但新生儿要及时补充维生素K、按适宜摄入量补充维生素D,乳母膳食不丰富的婴儿也需按适宜摄入量补充维生素A。早产儿、低体重儿更加提倡母乳喂养。母亲每日应当按需哺乳8-10次以上。母乳喂养能够有效促进母亲和婴幼儿健康,降低患病风险。


03  婴儿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及以上


6月龄后单纯喂养母乳已不能完全满足婴儿生长发育需求,应当逐渐引入营养丰富的食物。添加辅食应从每日一次开始,逐渐加量和次数。从单一食物开始,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逐次引入。开始可选择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待婴儿2-3日习惯一种新食物口味后,再添加另外一种,不断反复和适应。在添加辅食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母乳喂养至2岁及以上。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的婴儿,满6个月也要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04  家庭自制食物,控制婴幼儿糖和盐的摄入


鼓励家庭选择新鲜、营养丰富的食材,单独自制多样化食物。辅食质地从细到粗,辅食量从少到多。1岁内婴儿辅食不加糖、盐和其他调味品,现做现吃。1岁以上幼儿辅食要少盐少糖,避免食用腌制和熏制食品、含糖饮料等高盐高糖和辛辣刺激食物。制作辅食的食物包括谷薯类、深色的蔬果类、动物性食物(鱼、禽、肉及内脏)、蛋类、奶及奶制品类、大豆及坚果类、其他蔬果等7类。添加辅食种类每日应当不少于4类,并且至少要包括一种动物性食物、一种蔬菜和一种谷薯类食物。


05  顺应喂养,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父母和养育人要营造快乐、轻松的进食环境,耐心、积极地鼓励但不强迫婴幼儿进食。尝试不同的烹饪方式和食物搭配,为孩子提供不同的味觉体验。引导婴幼儿与家人一起就餐,自主进食,必要时给予帮助。关注婴幼儿发出的饥饿和饱足信号,用微笑、眼神接触和积极的语言回应婴幼儿,不以食物作为奖励和惩罚手段。婴幼儿进餐时不观看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每次进餐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


06  婴幼儿期充分身体活动,促进身体发育


在婴幼儿期,身体活动可促进脑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育,主要表现为认知、情感与社会交往等方面的促进作用,运动能力水平也可提示儿童心理发育状况。0-1岁的婴儿,鼓励每天进行翻身、爬行、抓握等各种形式的身体活动,尤其是互动式地板游戏。对于尚不能自主行动的婴儿,建议每天分次完成累计至少30分钟的俯卧活动。1-3岁的幼儿,每天以亲子活动为主的各种强度身体活动累计时间应至少达到180分钟,其中大运动锻炼为主的身体活动时间至少60分钟。

07  婴幼儿经常活动,避免久坐行为


久坐是一种能量消耗很低的行为,也包括婴幼儿坐在汽车安全座椅、婴儿车、高脚椅等身体活动受限的情况。婴幼儿每天应尽可能减少久坐行为,每次坐姿不超过30分钟为宜并鼓励和看护者一起阅读和听故事。2岁以下婴幼儿避免使用电子屏幕。2-3岁幼儿,每次屏幕时间不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时间不超过60分钟,越短越好。


08  亲子运动游戏,提供婴幼儿锻炼机会


家长要充分利用室内外安全和开放的活动场地,开展亲子活动和游戏,为婴幼儿提供锻炼机会。婴儿期,引导进行俯卧抬头、翻身、坐、爬、站立及行走等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婴幼儿身体动作发展。1岁及以上幼儿,引导进行滑滑梯、攀爬小型攀登架、钻爬、上下楼梯、走小斜坡、跑跳、扔球、踢球等游戏活动,既可以体验运动的乐趣,也可以培养婴幼儿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能力。律动游戏和身体控制游戏,可以提高儿童身体活动姿势的转换能力,锻炼协调性、柔韧性和反应能力,增强平衡能力和躯干稳定性。


09  婴幼儿户外活动,养成运动习惯


鼓励家长带婴幼儿到户外接触阳光和新鲜空气,到公园、社区、游乐园中大型设施进行攀爬、跳跃、绕障碍物跑、走平衡木、玩滑梯和秋千等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运动习惯,锻炼体能。婴儿每天开展1-2次户外活动,逐渐延长户外活动时间。1岁及以上幼儿每天应累计进行2小时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时间避免太早或太晚,遇到雾霾、高温、高寒的天气宜酌情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10  定期监测评估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保证健康成长


营养评价和健康指导,是婴幼儿保健服务的重要内容。体重、身长和头围等是反映婴幼儿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1岁以内婴儿应当在3、6、8和12个月时,1-3岁幼儿在18、24、30和36个月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妇幼保健院接受儿童健康检查和咨询指导服务,进行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评估,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喂养和身体活动行为。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台镇西安街1号(北院区)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南路99号(南院区)
医院电话:010-63811115     医院网址:www.bjftyy.com   京卫计网审【2014】第0242号 京ICP备05063299号-1